高等教育改革论坛
论传统“礼”文化与当代高师教育的结合策略 张丽红1-2+18
高职院校职能部门科级干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李青海;汪海伟3-4+31
“校园企”深度融合的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双语幼教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董晖5-6
大类培养模式下家校联动机制构建的研究与实践——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周婧旻;杨悦梅7-8+37
国家开放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施——以青岛分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 刘霞9-10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研究 熊明11-12+15
基于NSSE-CHINA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评价方式研究 朱颖13-15
关于独立高等医学院校考务管理的思考研究 于家畦;张秀茹;张晓阳;田甜16-18
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研究 李迎春19-20+72
增强高校隐性教育与提高大学生心理活动建设研究 傅永梅21-22
微信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汪衡岳23-24
对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的探讨 任海鹏25-26
论高校档案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吴小园27-28
民办高校会计制度缺失及对策研究 宋杰29-31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中医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调查 叶利军32-34
构建以微信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德育平台的若干思考——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黄美娟;崔现花35-37
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考新探析 宋中发38-4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困惑与出路 韩俊;王金凤;张琴41-42+69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 王娜43-44
论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王晨菲;王志45-46
自媒体时代如何构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郭绍影;边昭彬47-48
自媒体视阈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探讨 冯云平49-50+57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晓明51-52
高校团委微信公众号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邓益成53-55
大学生党员人格教育诌议 贺晓霞56-57
基于柔性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易英璐58-59
大学生寝室不文明行为矫正研究 杨晓丹60-61
理论学习研究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政治参与研究 吴春岩62-63
时空视野下的“三个自信”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及启示 郑秋鸾64-65
试论多媒体合成动画的发展方向 汪伟66-67
孔子仁学思想内涵解读与现代价值刍议 韦性吕68-69
苏格拉底之问:美德是什么?——对社会变迁中道德重建的启示 陈晨;孙冬70-72
浅析儒家的“人治主义” 陈小艳73-74+79
解构异化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 金华75-76
论事实劳动关系的界限 赵康仪77-79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背景下的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探究 吕膳先80-81
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转变与发展 熊玮82-83
智能手机APP(应用软件)用户隐私权侵害调研报告——以西宁市城东区曹家寨社区为例 李响84-85
浅析阿尔蒙德的“公民能力” 贺姣86-87
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现状及问题研究——以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为例 李浩88-89
交通肇事案件的刑事和解适用调查——以广西昭平县为例 巫业辉90-91+94
网络共同犯罪语境下帮助犯问题的解决路径 刘硕92-94
山东省德州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执行现状调查研究 秦甜甜95-96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探析90后管理研究 曹辉97-98
教与学
基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探微 邓丽99-100
文化素质与专业技术“1+1”融合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改香101-102+110
试述留学生汉语大赛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李玉琪103-104+123
甘肃省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课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为例 赵艳105-106+134
浅析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 戴伟敏107-108
高职旅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运行管理实践 郝媛媛109-110
高职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有效融入研究 朱江蓓111-112
基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职《办公自动化》教学初探 徐永波113-114
关于专科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张罡风115-116
浅谈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模式思考 刘岩117-118
高校人文类公共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孙琪119-120
英语教学研究
关于零度课程理念下的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对接模式的思考 常凤岐;杨劲松;宋燕青121-123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凌苗苗;周雪婷124-125
大学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胡克莉126-127
产业转型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探究 朱婷128-129
浅析“互联网+”时代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陶雪130-131
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实证研究 丁昌胜;杜洪晴;杜琪瑶132-134
中日译界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策略对比 李明慧135-137
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郑玲138-139+192
英语专业英美诗歌赏析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李娜140-141
基于概念隐喻与意象图式的习语教学 杨艳142-143
探索多种教学法在外语院校大学英语实验班教学中的应用 姜慧玲144-145
英文电视剧在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中的应用调查研究——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郭祯;王凯莉146-148
建筑类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研究 刘庆国149-150
城市形象视阈下的河西走廊旅游外宣翻译研究——以河西走廊旅游宣传口号翻译为例 苗莉珺;杨建新151-152
目的论视域下的商务广告翻译探析 赵军153-154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叙事时空研究 范莹芳155-156
美术设计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词块研究 杨花艳157-158
跨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 徐思园159-160
外语阅读课堂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杨萍161-162
大学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业不良的情感倾向与成因分析 梁玉娟163-164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元认知策略 白光165-166
论组、聚合关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景艳辉167-168
合作原则视角下幽默语的生成探究 李恒169-170
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可行性研究 梁颖珊171-172
论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常虹173-174
浅析母语迁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霍欣琰175-176
文学与艺术
《荒原》:传统与现代符号的交融 何转红177-178+185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及成因分析 张素娜179-180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视角探究 徐樱蕾181-182
模拟与杂糅——《眷恋》的后殖民解读 张芳183-185
解析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女性意识 孟娜186-187
论《等待戈多》中荒诞的真实 魏振华188-189
《平凡的世界》人性美分析 张吉茹190-192
少数民族音乐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孙玮娜193-194
征稿启示 5
本刊声明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