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改革论坛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设探究 武秋北;张曹力1-2
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理与路径分析 李艺3-4
高职实习基地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刘旭平5-6
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报告——以三江学院为例 徐町;吴亚子7-8+12
浅谈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和培养对策 李滔9-10
改善新毕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况的对策建议 杨文军;王建东11-12
“以赛促学”加强学风建设的探讨与研究——以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科竞赛为例 王澜13-14+19
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弱化及提升策略 董文龙15-16
认清师生关系内涵及现状 改善高校师生关系 叶晓兰17-19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过程当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胡超仪20-21
高校院系教工党支部建设实效性研究 黄福生;苏兰22-23+25
警察院校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的调查分析 曹智荣24-25
论推进高校档案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研究 王卓26-27
浅谈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研究 许红婷28-29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生馆员的管理 杨玉玲;龙科;卢来30-31
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程斌鹏32-33
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符晓娇34-35
应用型旅游本科KAQ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莹36-37+72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徐丽燕38-40+79
提高思政课课堂实效性的探索 朱娅41-42+90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探索 韩冬梅43-44
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现状与“思政课”教改对策研究 童琼玉45-46+49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论 吴锦城;石美莹47-49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合力”的建构 孔敏50-5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燕远伟52-53
德叙事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价值及运用研究 林丽英;谷曼54-55
提升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干部引领力 张明进56-57+110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研究 吴春岩58-59+125
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研究与对策——以广州某高校为例 张瑜60-61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 董彬;杨滨旭;徐野男62-63+134
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邢飞64-65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徐晓彤66-67
浅析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王蓉68-69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李文静;王全权70-72
浅谈高校“概论”课的教学设计 岳文晋;李迎春73-74+141
理论学习研究
试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共产党宣言》 樊晓雯75-76
探析基层干部践行八项规定的有效途径 谢洁菱77-79
试论瑶老制及其在新时期的功能构建 赵兴鹏80-81+146
国外前沿公共管理运动与我国的政府绩效创新融合性探讨 潘晔华82-83
新公共管理影响下的我国绩效审计 胡蓉84-85
微时代网络营销创新策略研究 温赟86-87+167
多维评价模式下警务网络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方圆88-90
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实证研究——以西宁市为例 王主宰91-92
我国商品房按揭法律问题的调研报告——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 杨文广93-94+105
河北邢台地区醉酒驾驶案件调查报告 陈卫山95-96+170
特殊文化背景下对“凶宅”交易纠纷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以山西省晋北地区为例 赵琳97-98
教与学
“四步教学法”在《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概论》课教学为例 张永国99-100
基于CDIO模式的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黄素萍101-102+136
基于“三个互通平台”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研究 魏洪茂103-105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刍议 叶孙岳106-107
信息化环境下应用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研究 高玉丽;王敏;李娟108-110
微课教学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价值探讨 陈卫群111-112
语音学视角下语义第二焦点的声学研究 高淑英113-114+138
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探究 丁玲115-116
案例教学法在《医药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彦117-118
Seminar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 谭洪益119-120+165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孙久艳;王照雯121-122+183
秘书学专业《口才学》课程改革初探 王蓓123-125
语码转换研究综述 高爱华126-127
高校声乐专业的发展概况及途径研究 孙玮娜128-129
高校档案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吴小园130-131
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我国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王松洁132-134
英语教学研究
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张丹135-136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 陆红燕;潘莉莉137-138
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苏丹139-141
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元认知策略培训实验的主要发现及启示 许丹丹142-143
信息化环境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 王文娜144-146
语言相对论视阈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瓶颈”及对策研究 余璐;魏宏泽147-148
基于生态理论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探讨 刘伟149-150
高职英语专业英文报刊选读课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闵会玲151-152
公示语翻译及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贯穿策略 张晓静153-154
英语新闻在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李婷155-156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程改革策略 谢晶晶157-158
从关联理论看英文电视剧《越狱》的字幕翻译技巧 孟祥瑞159-160
浅析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新题型的教学策略 李可心161-162
翻译特性视域下汉语文化词语英译探析 马琳琳163-165
学术语篇中言据性表征的人际功能研究 李雪;张威166-167
从英汉词汇对比分析角度看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林译《黑奴吁天录》为例 朱天虹168-170
文学与艺术
年轻而又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小林多喜二《地下党员》中心人物形象分析 王秀丽171-172
论曹植的感时咏物赋 牛甜丽173-174+176
《史记·五帝本纪》的美学价值初探 胡铂175-176
壮族及傣族饮茶习俗探讨 蔡世保177-178+192
黑人女性主义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逄勃179-180
江户城大奥的御台所 赵思维181-183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解读 张科184-185
《飞屋环游记》的认知符号学解读 袁渊泉186-187
诗剧《沙恭达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赏析 邓岗188-189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解析菲茨杰拉德的现实主义精神 吕瑛;左依娇190-192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眷恋》中卢西的“身份认同” 张芳193-194
征稿启示 5
|